“情绪消费”悄然流行背后 年轻人积极寻求自我调适
“情绪消费”悄然流行背后 年轻人积极寻求自我调适
编辑:汤晓雪 来源:北京青年报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23-07-19 09:02:39 【字体:小 大】毕业求职季,情绪消费标价一分钱的悄然求自虚拟商品“好运喷雾”悄然走红。“喷雾”当然不是流行真的喷雾,更接近一个“在线许愿墙”,背后大家下单许愿“好运”,年轻等到真拿到offer,人积就到商品评价区留言“还愿”。极寻当然,调适没有人真把希望寄托在这种“玄学”上。情绪消费求职辛苦,悄然求自“买”个心理安慰,流行这届年轻人是背后懂自我疗愈的。
这让人联想到前阵子频繁在朋友圈刷到的年轻虚拟商品 “爱因斯坦的脑子”,也是人积一分钱的象征性价格,号称功效是极寻“智商+1”。谁都知道,一分钱肯定买不来智商增长,就是图个乐,大家分享下单截图的时候都可开心了。
乍一看,是不是挺让人琢磨不透的?但仔细想想,这不过是某种群体症候的投射。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很多忙着搞学业、搞事业的年轻人,时常面临难以言说的压力,喜欢把“情绪价值”四个字挂在嘴边,尝试通过各种方式鼓励自己,获取更多正能量和正向激励。
不知道你注意到没有,今年社交平台上“多巴胺穿搭”火出天际,过去不少人看不入眼的高饱和配色,现在突然成了年轻人的心头好。“多巴胺穿搭”的要义,正是通过把艳丽色彩穿在身上调动正面情绪。联系“多巴胺穿搭”的流行,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人愿意为这些疏解情绪的虚拟商品或在线服务花一些无伤大雅的小钱。看起来“没个正形”的虚拟商品或在线服务,甚至催生出名为“情绪消费”的消费趋势,在淘宝上颇为流行。
有时候你会忍不住感叹,有些商家的产品和服务真是脑洞清奇,卖的那些逗你开心的商品,你想都想不到。也有相对严肃些的,比如在线监督学习,在线“当树洞”倾听别人的烦恼,而且还真能做成生意。有个2002年出生的小伙子,拉着一群年龄相仿的小伙伴一起做“树洞”,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要当一百多个人的“树洞”。
事实上,这类提供“情绪价值”的虚拟商品已经流行了好几年。还记得曾经红极一时的“夸夸群”吗?连60后作家马家辉都在淘宝下单过“夸夸”服务——那时候他在写小说,压力很大,每天被群里的陌生人夸一夸,就倍感振奋,信心满满地继续写下去。
这些年,“情绪消费”不时涌现“新故事”,一方面是自我疗愈的需求恒在,另一方面,也源自善于洞察细微需求的年轻创业者的创造。这些生意往往很“轻巧”,只消一个灵感,或者一点耐心。毕竟,寻求治愈感的消费者,需要的仅仅是在某些特殊的脆弱瞬间能大哭一场,或者低落时能会心一笑。说白了,这些服务门槛不高,但需要用心观察、用心感受。
从既有报道看,在电商平台开店提供情绪服务的店主,多半是些思路活跃的年轻人,包括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他们或许也经历着与同龄人相似的烦恼和焦虑。开店经营“情绪价值生意”,也是这些从事“轻创业”的年轻人、大学毕业生探寻自身出路的尝试:他们在平台上发现机会,发挥出这代人特有的优势,探索创新创业路径。同时,他们也是在和自己的消费者、服务对象相互疗愈,一起寻找自我调适的方式。
当然,自我和解只是第一步,生活中的难题,终究还得认真面对,寻找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只是有时候,咱真不需要过度担心年轻人“没正形”,一代人有一代人探索自我、与世界相处的方式,在探索的过程中,没准还能搞出点创新,创造出点小而美的价值。
赵 姜
- ·啄木鸟T恤穿搭 随性而简约随性 自在轻盈
- ·從金融海嘯到海角七億 最亂的一年?|台灣產業三巨頭離世,他們的影響與傳奇|天下雜誌
- ·年出栏乳鸽700万只!韶关规模最大肉鸽生产基地打造湾区安全食品新高地
- ·天下晨間新聞 亞馬遜財報很糟嗎?盤後跌掉今年逾半漲幅|天下雜誌
- ·非学科类教培机构频陷困境,监管难题待解
- ·星美国际影院现“闭店潮”厦门分店未受影响
- ·河南3个项目入选首批特色小镇 将一次性获得经费资助
- ·三种医用耗材本月起降价 惠及全市166家公立医院
- ·公牛主帅庆幸拥3巨头 韦德:想尽快搭朗多巴特勒
- ·汽车膜与建筑膜有何区别?,经验交流
- ·世界摩托艇锦标赛10月在龙湖举行 13个国家选手将齐聚“国际郑”
- ·多果多汁,喝出夏日的五彩缤纷!
- ·汽车膜与建筑膜有何区别 汽车贴膜后需要注意什么,行业资讯
- ·厦门警方推出贷款诈骗“流程”图 带市民了解诈骗套路预防被骗
- ·《环太平洋》导演劝小岛秀夫:你要专注游戏开发
- ·杨文泉在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作书面发言